智能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根本方向,而自动驾驶技术作为现代汽车发展的重要前沿方向,融合了现代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减少驾驶员的过失。
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在缓解交通拥堵,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能源消耗方面也具有巨大潜力。
中国的自动驾驶起步较晚。
当前,地方政府正在加快政策和标准的制定,并加快技术研发的进度。
在2015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文件中,中国与自动驾驶相关的政策法规正式将智能网络的发展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并明确表示到2020年,中国需要初步掌握辅助驾驶的整体技术,并初步建立起来。
建立独立的研发体系;到2025年,有必要掌握自动驾驶的关键技术,并建立一个相对完整的自动驾驶产业群。
制定了“国家车辆联网行业标准系统(智能互联车辆)建设指南”。
2017年1月颁布的《中国无人驾驶标准体系》的建设框架和目标原则进一步明确。
2018年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和交通运输部联合发布了《智能互联车辆道路测试管理标准(试行)》。
该“管理条例”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实施细则,并专门组织和开展智能网络车辆的路试。
自道路测试规范发布以来,北京,上海,福建平潭,长春,重庆,深圳,无锡,杭州,长沙,济南等城市分别发布了适合本市的道路测试管理办法,并制定了相应的路试管理办法。
向多家公司发行了多家公司。
张路考车牌。
2018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官方网站发布了《关于在车辆互联网(智能互联车辆)中使用5905-5925MHz频带直接通信的管理规定》(临时)。
从LTE(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而来的基于V2X(汽车,汽车,人,汽车和道路之间的直接通信)使用的,计划在5905-5925MHz频带中的总带宽为20MHz的专用频率资源是一种直接通信技术适用于智能联网汽车。
2019年5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 2019年智能互联汽车标准化要点》,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先进驾驶员辅助系统,车辆信息安全和车辆连接的关键标准的制定,完善支持自动驾驶标准的参考依据。
2020年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其他部委联合发布了《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指出有必要结合5G商业部署来促进协作5G和车联网的建设。
到2025年,中国标准的智能汽车相关系统将基本形成。
无线通信网络(LTE-V2X等)实现了区域覆盖,新一代汽车无线通信网络(5G-V2X)逐渐在一些城市和高速公路中得到应用,高精度时空参考服务网络实现全覆盖。
2020年12月,为促进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促进《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交通运输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发展的指导意见》。
道路交通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以下称为“指令”)。
“意见”指出到2025年,自动驾驶基础理论研究将取得积极进展,智能道路基础设施,车路协作等关键技术的开发和测试取得重大突破;关键标准:建立一批国家级自动驾驶考试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