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发布。
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批准,将为今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重要指导。
该“计划”的准备工作应包括:历时一年多,在此期间,充分征求了有关部门,地方,中外企业和行业组织的意见,并收集了行业企业的智慧和共识。
在下一步中,我们将制定“计划”。
以此为契机,坚持电气化,互联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深入实施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着力整合创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增强工业技术能力,要建立新兴的产业生态,改善基础设施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天举行新闻发布会。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兼运营监督与协调局局长黄立斌和信息与通信发展司新闻发言人兼局长温库介绍了前三季度工业通信行业的发展情况。
2020年。
一位记者问。
记者:我有两个问题。
首先,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计划已经批准为2021-2035。
该计划如何促进产业升级?其次,最近有关未完成芯片项目的报道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请问工业和信息化部。
如何在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同时规避此类风险?谢谢你。
黄立斌:谢谢您的提问。
新能源的发展是全球汽车工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我国汽车工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唯一途径。
在有关方面的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实现了“一领先三突破”。
“一个指南”意味着产业发展从培育时期进入发展时期,已经成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的重要力量。
整个产业链上的国内投资总额已超过2万亿元,已日益成为发展的新动力。
“三个突破”包括:是:市场突破,连续5年在交易量方面排名世界第一,累计销量超过480万辆(约占汽车总拥有量的1.7%),占世界的一半以上。
共39个;技术突破,有效沟通了产业链的上下游,在电池,电机和电子控制等关键领域的创新活跃,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动力电池技术水平处于世界前列。
电池单元密度已达到270瓦时/千克,价格为1.0元/瓦时。
与2012年相比,增长了2.2倍,下降了80%。
此外,还有产品突破。
产品供应质量不断提高。
量产模型的范围已超过500公里。
宇通客车,上汽名爵等消费者的认可度有所提高。
产品已批量出口,比亚迪,吉利等公司已成为2019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十佳的公司。
核心技术创新能力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产业生态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同时,新一轮的全球科学技术革命和产业转型正在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和通信等领域的融合正在加速,汽车工业已进入大时代。
一个世纪以来从未发生过的变化。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怎么处理ch